【昆明租车】西藏第一寺院——桑耶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扎朗县境内、雅鲁藏布江北岸桑耶乡的哈布日山下,距离地区的在地泽当镇38公里,是国家级雅砻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。周围河渠索绕,树木葱茂,密集成林。 桑耶寺自创建至今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它是藏族文物古迹中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寺院,是吐蕃时期最宏伟、最壮丽的建筑。寺内珍藏和保存着自吐蕃王朝以来西藏各个时期的历史、宗教、建筑、壁画、雕塑等多方面的遗产,它是藏族古老而独特的早期文化宝库之一,是祖国民族文化遗产之典范。正如《贤者喜宴》所说:“此寺系一难以想像之建筑。此世间无以伦比之寺院”。因其底层为藏式(西藏本地)结构,中层为汉式(中国内地)结构,顶层为印式(印度)风格,所以,又有人称桑耶寺为“三样寺”。 桑耶寺始建于吐蕃王赤松德赞时期,唐大历二年(767)奠基,大历十四年(779)竣工,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。桑耶寺,藏文意为“无边寺”、“超出意想寺”、“不可想象寺”。相传,赤松德赞为了弘扬佛教,度僧人莲花生为其建寺传法。莲花生施展法术,一座寺庙现于掌心,赤松德赞见此景大惊,寺庙建成后,便命名为“桑耶寺”。在些之前,佛教虽早已传入西藏,但大多寺院无住寺僧人和佛教仪式。赤松德赞亲政后,决定利用佛教来巩固政权,因此,决定从尼泊尔迎请著名佛法,并亲自决定兴建三宝(经、律、论)所依之桑耶寺。桑耶寺建成后,赤松德赞命在此剃度的第一批7名藏人贵族出家为僧,号称“七觉士”,这才有了第一代喇嘛,桑耶寺遂成为西藏第一座“佛、法、僧”齐全的佛教寺院。 公元9世纪中叶,吐蕃禁佛教,曾被封闭。10世纪后半期,佛教势力恢复,后遂成为西藏佛教宁玛派(红教)的中心寺院。占地约11万平方米,大小殿堂108座,规模宏大,被称为“庙宇组成的城”。寺几经火灾,现在的建筑规模,基本上是七世达赖时期重建的。现只有主殿保存较好,周围配殿、佛塔只是依稀可辨。幸好主殿下层保存了一幅桑耶寺全景图的壁画,把过去的规模布局展示出来。 桑耶寺,以其殿塔林立,楼阁高阔,规模宏大,融合了藏、汉、印三种风格而造型完美的建筑和题材广博,技艺高超,绘塑精湛的壁画造像,以及众多木雕石刻、唐嘎等文物瑰宝而驰名于世。正如史书《贤者喜宴》所说,桑耶寺是“难以想象之建筑,世间无以伦比之寺院”。
主体 位于全寺中心的乌策大殿,象征宇宙中心的须弥山。大殿正门上悬清代皇帝所题“格鲁伽兰”匾额。乌策大殿四方各建一殿,象征四大洲;四方各殿的附近,各有两座小殿,象征八小洲;主殿两旁又建两座小殿,象征日、月:主殿四角又建红、绿、黑、白四塔,以镇服一切凶神魔刹,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;而且在塔周围遍架金刚杵,形成108座小塔,每杵下置一舍利,象征佛法坚不可摧,此外,还有一些其它建筑,为护法神殿、僧舍、经房、仓库等。全部建筑又围上一道椭圆形围墙,象征铁围山,四面各开大门一座,东大门为正门。
乌策大殿 另外,在乌策大殿东大门前有一高达九层的格古康,意为展佛殿。每年藏历一月五日和五月十六日,将巨幅释迦牟尼绣像挂在格古康的高墙上,让人们顶礼,是谓展佛。后上面六层被拆毁,现只存三层。
十二洲 东面诸洲(寺院),其色呈白水晶色,南面诸洲为兰琉璃色;西面诸洲为红玛瑙色;北面诸洲色黄,如天然之黄金。白、红、黑、绿四塔及围墙四塔分别在“乌孜”大殿四角成直线的地方,塔与殿角相距数十米。 白塔建在大殿东南角,形制与北京北海的白塔略,皆用石块、石板砌成,因塔体全为白色故名"白塔"。在塔基的方形围墙上,立有108座小塔,塔身方形,在腰部以上逐层收分如阶梯,上有覆钵形塔腹。但覆钵扁平而宽大,没有龛门,宝刹上置十七环相轮。在转经道旁有十六罗汉石像,分别雕刻在边长为0.74米的方形石板上,极为精致。 红塔建在大殿的西南角,造形极为特殊,塔身用砖石砌成,形方而实圆,状如覆钟,腰部以上呈环状纹,上部为覆钵形塔腹,宝刹之上置两段相轮,上为七环,下为九环,塔身为土红色并泛有光泽。 黑塔建在大殿的西北角。塔形也很特殊,塔身如三叠覆锅,刹盘上托宝剑。第二级相轮七环,上即瓶盖和宝珠。塔身为条砖砌成,全为黑色。 绿塔建在大殿的东北角,平面呈四方多角形。塔基甚高,沿阶数级而达第一层,四面各有龛室三间,内有塑像,每面都有明梯通往二层。二层每面只有龛室一间,亦各有塑像。第三层为覆钵形的塔身,上置相轮宝刹,刹身很长。相轮分为三级,每一级自方形托盘上置相轮九环,中间一段为第二级,有相轮七环,第三级有相轮五环。伞盖上承宝瓶和宝珠。塔身为绿色琉璃砖砌成。砖为土加粗沙烧制,质地坚硬,釉色苍郁而富光泽,极其精美。
另外,在乌策大殿正门口有一座石碑和一口铜钟,还有石狮一对,形制大小完全一致。铜钟为赤 大殿正门的门楣上原挂有清代皇帝所题“格鲁伽兰”的匾额,可惜现已不存。现在尚能见到的是大殿二门上悬挂的“大千普佑”清代匾额,长2.92米、宽1.38米,四周金龙框边,兰地金字,图章和落款均被毁掉,不知系哪位皇帝的手笔。
桑耶寺壁画,历史风尘掩映中生生不息的辉煌 “西藏史画”、“桑耶史画”、“莲花生传”、“舞蹈杂技”等壁画,在浩渺的宗教界,永远是一颗承上启下的精神明珠!用一生解读桑耶寺,可能会看到他的灵魂;用一年,可能会看到他的心灵一隅;用一天,那么可能只会看到他的万分之一凤毛麟角。
|